水果型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时间:2014-07-08 编辑:
导读:
水果型黄瓜是近几年推广的黄瓜新品种,与普通黄瓜相比,具有瓜型短小、表皮光滑、强雌性、果皮薄、心室小等特点。一般长12〜18厘米,直径2〜3厘米,无刺无瘤,易清洗,瓜码密,每株结瓜达60条以上,最多结瓜达85条。在国外,进行无土栽培,亩产量可
水果型黄瓜是近几年推广的黄瓜新品种,与普通黄瓜相比,具有瓜型短小、表皮光滑、强雌性、果皮薄、心室小等特点。一般长12〜18厘米,直径2〜3厘米,无刺无瘤,易清洗,瓜码密,每株结瓜达60条以上,最多结瓜达85条。在国外,进行无土栽培,亩产量可达3吨左右,果肉密度大,风味浓郁、品质好,脆嫩多汁,淸香爽口,洗净后主要以生食为主,可蘸些甜面酱,也可做沙拉。
(1)播期确定水果型黄瓜单株结瓜多,高产潜力大,适宜在保护地内生长栽培,早春塑料大棚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早秋大棚栽培,可于7月中、下旬播种,苗龄25天左右。
(2)培育壮苗种子用55〜56℃温水浸种,不停搅动至30℃再浸种4〜6小时,然后在10%浓度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捞出沥干后,用布包好置25〜30℃下催芽。最好采用塑料穴盘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按每立方米加100克50%多菌灵消毒。幼苗出土时保持较高温度,苗齐后适当降温,定植前7天降温炼苗。
(3)施肥定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以上,整土成25厘米高畦,铺上银灰色地膜,按行距80〜10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田栽2000〜2500株,选晴天定植。
(4)田间管理采用小水勤浇,结瓜、采瓜期保证水分均衡供应,忌大水漫灌。采瓜期开始追肥,每隔15天一次(滴灌5〜7天一次),少吃多餐,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还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效果好。去掉1〜5节位的幼瓜,从第6节开始留瓜。用银灰色塑料绳吊蔓,及时引蔓、去老叶,加强棚内光照、温度、湿度的调节,有条件的除加强通风换气外,可采取人工二氧化碳施肥,使生长盛期浓度达1000毫克/千克,可增产20%〜25%。
(5)病虫害防治霜霉病可用72%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防治,保护地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春雷氧氯铜(加瑞农)粉尘剂喷粉,还可采用常温烟雾防治效果更好。细菌性角斑病可选用47%春雷氧氯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瓜蚜可用10%醚菊酯(多来宝)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
(1)播期确定水果型黄瓜单株结瓜多,高产潜力大,适宜在保护地内生长栽培,早春塑料大棚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早秋大棚栽培,可于7月中、下旬播种,苗龄25天左右。
(2)培育壮苗种子用55〜56℃温水浸种,不停搅动至30℃再浸种4〜6小时,然后在10%浓度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捞出沥干后,用布包好置25〜30℃下催芽。最好采用塑料穴盘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按每立方米加100克50%多菌灵消毒。幼苗出土时保持较高温度,苗齐后适当降温,定植前7天降温炼苗。
(3)施肥定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以上,整土成25厘米高畦,铺上银灰色地膜,按行距80〜10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田栽2000〜2500株,选晴天定植。
(4)田间管理采用小水勤浇,结瓜、采瓜期保证水分均衡供应,忌大水漫灌。采瓜期开始追肥,每隔15天一次(滴灌5〜7天一次),少吃多餐,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还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效果好。去掉1〜5节位的幼瓜,从第6节开始留瓜。用银灰色塑料绳吊蔓,及时引蔓、去老叶,加强棚内光照、温度、湿度的调节,有条件的除加强通风换气外,可采取人工二氧化碳施肥,使生长盛期浓度达1000毫克/千克,可增产20%〜25%。
(5)病虫害防治霜霉病可用72%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防治,保护地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春雷氧氯铜(加瑞农)粉尘剂喷粉,还可采用常温烟雾防治效果更好。细菌性角斑病可选用47%春雷氧氯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瓜蚜可用10%醚菊酯(多来宝)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
上一篇:家庭小菜园如何栽培黄瓜? 下一篇:怎样制作野趣式插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