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黄瓜水分的促控管理?
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时间:2014-07-08 编辑:
导读:
黄瓜植株高大,柔嫩多汁,叶片多而大,果实多次采收,果实含水量达95%以上,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很大,但黄瓜根系分布较浅,吸水能力弱,要求土壤的绝对含水量在20%左右。因此,只有根据黄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及时供给,才能获得高产。 (1)浇水
黄瓜植株高大,柔嫩多汁,叶片多而大,果实多次采收,果实含水量达95%以上,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很大,但黄瓜根系分布较浅,吸水能力弱,要求土壤的绝对含水量在20%左右。因此,只有根据黄瓜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及时供给,才能获得高产。
(1)浇水“三看”
①看龙头正常叶色从下到上由深到浅,龙头舒展肥壮,有两片以上未放展的幼叶拢包,颜色鲜绿,毛茸发达,各小叶生长均匀,叶柄与茎呈45度角,叶片平展。缺水时,龙头瘦小而尖,巳放展的叶片与龙头间距离近,叶色发黑隔夜不变色,叶柄与茎的夹角增大,叶片稍下垂。水分过多时,叶色淡、叶片薄、叶柄与茎的夹角缩小。
②看卷须正常卷须粗壮,卷须与茎呈45度角。缺水时,卷须呈弧状下垂。水分过多时,卷须直立。
③看瓜缺水时,瓜色深绿,瓜条锥形。水分过多时,瓜色淡,瓜未长大而弯曲或尖顶。浇水不匀,出现大肚瓜或细腰瓜。
此外,灌溉与否及灌水量的大小,还要看天气变化情况,是晴天还是阴雨天,看土地的干湿状况,或采用测试土壤含水量,看土壤负压指示表,进行综合判断,采取相应灌溉措施。
(2)浇水时期
①缓苗期浇水定植后到幼苗开始生根长新叶的时期,春黄瓜定植时最好不灌明水(浇暗水),定植后3〜4天再在定植行间开小沟或挖穴灌水,即能缓苗。
②苗期浇水一般浇缓苗水后不再浇水,进行蹲苗,以中耕为主,促根系发达,控茎叶生长。但蹲苗要适当,切不可过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生育状况、土壤等情况灵活掌握,早熟品种宜轻蹲苗。蹲苗后的第一水对协调瓜与秧的生长关系至关重要,浇水过早营养生长偏旺,幼瓜发育迟缓,甚至产生“化瓜”。
但在未浇缓苗水或基肥烧根的情况下,如不及时浇水,专等根瓜坐住,反会误事,以致瓜秧不长,叶子抽缩,光合产量下降,也会引起化瓜或助长根瓜苦味的发生,故在根瓜坐住前浇一次小水,也不致引起化瓜。
浇水过迟,水分不足,植株生长受挫,严重时发生“花打顶”。一般在根瓜瓜把发黑,瓜长达15厘米左右,叶色深绿,生长点缺乏光泽,叶片中午略有萎蔫,而傍晚尚能恢复时结束蹲苗,及时浇催促秧水。
③结瓜期浇水进入结瓜期后需水量逐渐增加,此期缺水,不但影响植株生长,且成瓜速度缓慢,会出现尖嘴瓜,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但浇水宜小水勤浇,保持湿润。灌水后进行浅働,否则连续灌水地面板结,蒸发更快。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渗灌。
结瓜初期,气温低、植株小、结瓜不多,以龙头下两片真叶黄绿色时为灌水指标,一般每隔5〜7天浇一水。盛瓜期,产品大量形成,气温升高,需水量大增,以龙头下3片叶子黄绿色时为灌水指标,每隔2〜3天浇1次水或隔日浇水,促幼瓜迅速膨大。春露地栽培,雨量多时,灌水次数可适当减少;保护地内,灌水次数相应增加。
采收后期,植株衰老,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结瓜数减少,以不缺水为原则。浇水宜在采收前一天进行,每次浇水后加强通风降湿,防止病害发生。
(3)浇水方法
冬暖大棚浇水因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应不浇明水或少浇水防止地温下降。
①髙畦浇水可从沟中少浇水洇畦,或在定植时将小髙畦整成双高垄,即每隔1.2米左右做成2个宽30厘米、间距20厘米、高15厘米的小垄,垄间小沟深10厘米左右,浅于垄沟,用一幅膜将两垄和畦沟盖住,每垄栽秧1行,浇水时在畦头掀起地膜顺小沟在膜下小水洇浇。
②平畦浇水应开小沟洇浇或点浇,大水漫灌会使黄瓜停止生长或锈根死亡。
③根据温度浇水天气转暖,温度升高,浇水可加强,但应控制湿度。白天温度高时可通风调节,夜间温度低,空气相对湿度易增大,并在叶片凝结水珠,促使霜霉病发生。除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外,夜间开小通风口通夜风,适当降低湿度和夜温。
④及时扫雪春暖棚室坡度小,大雪有压倒棚室的危险,要冒雪清扫。雨天要将棚室封闭,防止雨水滴入棚内。为防棚膜凝水滴湿瓜秧,可采用无滴膜。
⑤雨后排涝黄瓜一方面对水分需要量较大,要求土壤湿度较高,不耐干旱,但另一方面又不耐雨涝和灌溉积水。有条件的可软管灌溉或喷灌,高温季节,下午利用地下井水可有效降低地温3〜5℃,大雨或暴雨后及时排水。
(1)浇水“三看”
①看龙头正常叶色从下到上由深到浅,龙头舒展肥壮,有两片以上未放展的幼叶拢包,颜色鲜绿,毛茸发达,各小叶生长均匀,叶柄与茎呈45度角,叶片平展。缺水时,龙头瘦小而尖,巳放展的叶片与龙头间距离近,叶色发黑隔夜不变色,叶柄与茎的夹角增大,叶片稍下垂。水分过多时,叶色淡、叶片薄、叶柄与茎的夹角缩小。
②看卷须正常卷须粗壮,卷须与茎呈45度角。缺水时,卷须呈弧状下垂。水分过多时,卷须直立。
③看瓜缺水时,瓜色深绿,瓜条锥形。水分过多时,瓜色淡,瓜未长大而弯曲或尖顶。浇水不匀,出现大肚瓜或细腰瓜。
此外,灌溉与否及灌水量的大小,还要看天气变化情况,是晴天还是阴雨天,看土地的干湿状况,或采用测试土壤含水量,看土壤负压指示表,进行综合判断,采取相应灌溉措施。
(2)浇水时期
①缓苗期浇水定植后到幼苗开始生根长新叶的时期,春黄瓜定植时最好不灌明水(浇暗水),定植后3〜4天再在定植行间开小沟或挖穴灌水,即能缓苗。
②苗期浇水一般浇缓苗水后不再浇水,进行蹲苗,以中耕为主,促根系发达,控茎叶生长。但蹲苗要适当,切不可过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生育状况、土壤等情况灵活掌握,早熟品种宜轻蹲苗。蹲苗后的第一水对协调瓜与秧的生长关系至关重要,浇水过早营养生长偏旺,幼瓜发育迟缓,甚至产生“化瓜”。
但在未浇缓苗水或基肥烧根的情况下,如不及时浇水,专等根瓜坐住,反会误事,以致瓜秧不长,叶子抽缩,光合产量下降,也会引起化瓜或助长根瓜苦味的发生,故在根瓜坐住前浇一次小水,也不致引起化瓜。
浇水过迟,水分不足,植株生长受挫,严重时发生“花打顶”。一般在根瓜瓜把发黑,瓜长达15厘米左右,叶色深绿,生长点缺乏光泽,叶片中午略有萎蔫,而傍晚尚能恢复时结束蹲苗,及时浇催促秧水。
③结瓜期浇水进入结瓜期后需水量逐渐增加,此期缺水,不但影响植株生长,且成瓜速度缓慢,会出现尖嘴瓜,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但浇水宜小水勤浇,保持湿润。灌水后进行浅働,否则连续灌水地面板结,蒸发更快。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渗灌。
结瓜初期,气温低、植株小、结瓜不多,以龙头下两片真叶黄绿色时为灌水指标,一般每隔5〜7天浇一水。盛瓜期,产品大量形成,气温升高,需水量大增,以龙头下3片叶子黄绿色时为灌水指标,每隔2〜3天浇1次水或隔日浇水,促幼瓜迅速膨大。春露地栽培,雨量多时,灌水次数可适当减少;保护地内,灌水次数相应增加。
采收后期,植株衰老,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结瓜数减少,以不缺水为原则。浇水宜在采收前一天进行,每次浇水后加强通风降湿,防止病害发生。
(3)浇水方法
冬暖大棚浇水因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应不浇明水或少浇水防止地温下降。
①髙畦浇水可从沟中少浇水洇畦,或在定植时将小髙畦整成双高垄,即每隔1.2米左右做成2个宽30厘米、间距20厘米、高15厘米的小垄,垄间小沟深10厘米左右,浅于垄沟,用一幅膜将两垄和畦沟盖住,每垄栽秧1行,浇水时在畦头掀起地膜顺小沟在膜下小水洇浇。
②平畦浇水应开小沟洇浇或点浇,大水漫灌会使黄瓜停止生长或锈根死亡。
③根据温度浇水天气转暖,温度升高,浇水可加强,但应控制湿度。白天温度高时可通风调节,夜间温度低,空气相对湿度易增大,并在叶片凝结水珠,促使霜霉病发生。除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外,夜间开小通风口通夜风,适当降低湿度和夜温。
④及时扫雪春暖棚室坡度小,大雪有压倒棚室的危险,要冒雪清扫。雨天要将棚室封闭,防止雨水滴入棚内。为防棚膜凝水滴湿瓜秧,可采用无滴膜。
⑤雨后排涝黄瓜一方面对水分需要量较大,要求土壤湿度较高,不耐干旱,但另一方面又不耐雨涝和灌溉积水。有条件的可软管灌溉或喷灌,高温季节,下午利用地下井水可有效降低地温3〜5℃,大雨或暴雨后及时排水。
上一篇:黄瓜套袋有何好处,怎样套袋? 下一篇:怎样制作野趣式插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