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爱农业百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蔬菜瓜果 > 黄瓜黑星病怎么识别和防治?

黄瓜黑星病怎么识别和防治?

时间:2014-07-10   编辑: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导读: 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为塑料大棚和温室黄瓜毁灭性病害,露地黄瓜有时发生。苗期和成株期均可被害,除根部之外均可发生,以幼嫩部分受害最重。 (1)发病症状 ①幼苗被害子叶上形成圆形、黄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烂掉,植株停止生长,最后枯死,有时刚露出
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为塑料大棚和温室黄瓜毁灭性病害,露地黄瓜有时发生。苗期和成株期均可被害,除根部之外均可发生,以幼嫩部分受害最重。

(1)发病症状

①幼苗被害子叶上形成圆形、黄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烂掉,植株停止生长,最后枯死,有时刚露出真叶被害至烂掉,形成多头苗。

②成叶被害起初出现近圆形褪绿色小斑点,扩大后,变为黄白色圆形病斑,直径1.0〜2.5毫米,后期易穿孔,边缘呈星芒状开裂,并留有黄白色圈。

③嫩茎被害初呈水渍状淡绿色斑点,后扩大呈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条状斑,最后龟裂,呈暗褐色,分泌琥珀色胶质物,潮湿时,密生灰褐色霉层。

④瓜条被害以幼瓜最重,初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E陷病斑,分泌乳白色胶粒(别于炭疸病),后变琥珀色,病组织停止生长,瓜条畸形,长大瓜条上病斑有时呈疮痂状,潮湿时病部产j生黑色霉层,干燥时龟裂,一般不腐烂。

(2)发病规律

黄瓜黑星病由瓜痂枝孢菌侵染引起。在土壤或种子内外越冬,或附着在架材上,或温室墙隙上越冬。借气流、爾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发病适温20〜22℃,相对湿度85%以上/高湿、弱光,结露,种子带菌,连作地、病地,阴天、雨天多,保护地浇水勤、大水漫灌、不及时放风、湿度大,偏施氮肥,缺磷钾肥,长势弱等,发病重。

(3)防治措施

①种子处理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区或无病地上采种。尹子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0.1%多菌灵盐酸盐加0.1M平平加溶液浸种1小时。

②苗床处理选用大田土或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土育苗,或营养钵育苗。苗床消毒可用60%多菌灵(防霉宝)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苯莱特)可湿性粉剂,或50%凯克星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均用药8克,加无病的干细土5千克拌匀,2/3垫土,13盖籽。

③棚室消毒播种前或定植前,用硫黄对温室、大棚里土壤及架材、农具消毒,每100立方米用150克,加锯末500克,分几堆点燃密闭熏蒸一晚上。

④加强管理与非瓜类轮作3年,施足腐熟有机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打掉老叶、病叶,合理密植,及时淸除病瓜、病株。

⑤喷粉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0%多百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或5%灭霉灵粉尘剂,或5%利得粉尘剂等,每亩用药1千克,7天1次,连喷4〜5次。

⑥烟熏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或黑星净烟剂,每亩用药300〜350克,7天1次,连熏4〜5次。

⑦化学防治发病初期,选用农抗BO10水剂100倍液,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7天1次,连喷3〜4次。晴天上午进行,喷后加强放风、重点喷幼嫩部分。
相关文章
关于爱农业 | 加入爱农业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建议与投诉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关注爱农业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