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和防治瓜螟?
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时间:2014-07-10 编辑:
导读:
瓜螟,又名瓜絹螟、瓜野螟、瓜絹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一种适应高温的害虫,8〜9月气温偏高、雨量偏少,发生则重。E要为害冬瓜、黄瓜等葫芦科蔬菜,还可为害番茄、茄子、马铃鼴等。 (1)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黄瓜等葫芦科植物的叶子,能吐丝把片连缀,
瓜螟,又名瓜絹螟、瓜野螟、瓜絹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一种适应高温的害虫,8〜9月气温偏高、雨量偏少,发生则重。E要为害冬瓜、黄瓜等葫芦科蔬菜,还可为害番茄、茄子、马铃鼴等。
(2)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11〜12毫米,头胸部黑褐色,腹部第1、7、8节为黑褐色,其余各节白色,末端有黄黑相间的毛丛,前后翅为白!半透明,略带金属紫光,前翅前缘、外缘及后翅外缘呈黑褐色宽带。
②幼虫体长约26毫米,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绿色,亚背线粗,白色,化蛹前消失,气门黑色。
③蛹长约12〜15毫米,深褐色。头部光滑尖瘦,翅基伸长及第五腹节。蛹外披薄茧。
成虫昼伏夜出,稍有趋光性。初孵幼虫可分散或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被害叶片呈现灰白色网状斑块,幼虫遇惊有吐丝下垂转移他处的习性。3龄后吐丝将叶片左右缀合,匿居其中取食瓜叶。发生量大时,瓜叶被食尽时就蛀食瓜果和瓜藤。被食后留下网状上表皮。老熟幼虫可在植株卷叶内或在根际土表枯叶中作白色薄茧化蛹;但在有支架的作物中,大部分在支架竹竿顶节内或瓜架的草束j之中化蛹。
(4)防治方法
①保护天敌在瓜螟的防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平均每叶幼虫密度在1头以下时,产量不受影响,即对叶片被食有补偿作用,应注意发挥该作用。当日平均温度在17〜28℃之间时,要特别注意检査田间卵被寄生率,当寄生率达到60%以上时,要尽量避免施用化学杀虫剂。
②清洁田园瓜果采收后,将枯藤落叶收集沤埋或烧毁,可压低下代或越冬虫口基数。
③人工防治在幼虫发生期间,可人工摘除卷叶或幼虫群集取食(叶的一部分只有网状上表皮、透明)的叶片,置于特别保护器中,可使害虫无法逃走,集中消灭。
④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应掌握1〜3龄幼虫期进行,可选用荚虫一扫光1000倍液,苏云金杆菌加阿维菌素(强敌-312)1000倍液,0.5%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喷雾。注意在安全间隔期前喷雾,交替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1)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黄瓜等葫芦科植物的叶子,能吐丝把片连缀,左右卷起,幼虫在卷叶内为害,严重时仅存叶脉,直至人果实和茎蔓为害,严重影响瓜果的产量和质量。
(2)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11〜12毫米,头胸部黑褐色,腹部第1、7、8节为黑褐色,其余各节白色,末端有黄黑相间的毛丛,前后翅为白!半透明,略带金属紫光,前翅前缘、外缘及后翅外缘呈黑褐色宽带。
②幼虫体长约26毫米,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绿色,亚背线粗,白色,化蛹前消失,气门黑色。
③蛹长约12〜15毫米,深褐色。头部光滑尖瘦,翅基伸长及第五腹节。蛹外披薄茧。
(3)生活习性
南方一年发生4〜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枯丨枝卷叶内越冬,翌年4月底羽化,5至6月幼虫为害,7月虫口上升,8至9月盛发,10月虫口密度逐步下降,至11月上中旬发生为害终止;田间低龄幼虫一般每年有4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在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上旬、9月中下旬。世代重叠,为害严重。
成虫昼伏夜出,稍有趋光性。初孵幼虫可分散或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被害叶片呈现灰白色网状斑块,幼虫遇惊有吐丝下垂转移他处的习性。3龄后吐丝将叶片左右缀合,匿居其中取食瓜叶。发生量大时,瓜叶被食尽时就蛀食瓜果和瓜藤。被食后留下网状上表皮。老熟幼虫可在植株卷叶内或在根际土表枯叶中作白色薄茧化蛹;但在有支架的作物中,大部分在支架竹竿顶节内或瓜架的草束j之中化蛹。
(4)防治方法
①保护天敌在瓜螟的防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平均每叶幼虫密度在1头以下时,产量不受影响,即对叶片被食有补偿作用,应注意发挥该作用。当日平均温度在17〜28℃之间时,要特别注意检査田间卵被寄生率,当寄生率达到60%以上时,要尽量避免施用化学杀虫剂。
②清洁田园瓜果采收后,将枯藤落叶收集沤埋或烧毁,可压低下代或越冬虫口基数。
③人工防治在幼虫发生期间,可人工摘除卷叶或幼虫群集取食(叶的一部分只有网状上表皮、透明)的叶片,置于特别保护器中,可使害虫无法逃走,集中消灭。
④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应掌握1〜3龄幼虫期进行,可选用荚虫一扫光1000倍液,苏云金杆菌加阿维菌素(强敌-312)1000倍液,0.5%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喷雾。注意在安全间隔期前喷雾,交替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上一篇:如何识别和防治瓜亮蓟马? 下一篇:怎样制作野趣式插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