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爱农业百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蔬菜瓜果 > 如何识别和防治温室白粉虱?

如何识别和防治温室白粉虱?

时间:2014-07-10   编辑: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导读: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在温室中为害日趋严重,并对露地產菜生产造成威胁,以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等受害最重.也能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芹菜等。 (1)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叶片褪色、变黄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在温室中为害日趋严重,并对露地產菜生产造成威胁,以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等受害最重.也能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芹菜等。

(1)为害特点

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叶片褪色、变黄、萎蔫,造成全株枯死,其分泌的蜜露珥导致煤污病的发生发展,通过其取食,还可传播病毒病。

(2)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0.8〜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有一层白色蜡粉。
1
②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有柄,柄长0.02毫米,達在植物组织中,不易脱落,初产淡黄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

③若虫椭圆形,扁平,淡黄色或淡绿色,体背具长短不齐的蜡丝突起。

④蛹长0.7〜0.8毫米,椭圆形,扁平,中央稍高,黄罨色,体背常生有数对长短不齐的丝状突起。


(3)生活习性


在温室内,白粉虱1年可发生10余代,世代卵或成虫在杂草上越冬,或以卵、老熟若虫及蛹越冬,通过隱室通风,成虫飞到田间,农具、工作人员等携带成虫传播。翌年G后,从越冬场所向阳畦和露地蔬菜扩散,7〜8月成虫密度增篆爱快,8〜9月间为害严重,10月中下旬以后气温下降,虫口数逐渐减少,开始向温室等保护地迁移继续繁殖为害。k或虫具有趋嫩性,常聚集在黄瓜植株上部叶片背面产卵,随着p鎌生长,产卵位置随之升高。因此,形成了不同虫态、不同虫龄一直分布型。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不善于飞翔,在邻近虫源蔬菜田先点片发生,然后逐渐蔓延。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1〜pX.30℃以上卵和若虫死亡率高。


(4)防治方法

①培育“无虫苗”种苗、残茬带虫是该虫传播的重要途径,至前将育苗棚室内外的残株杂草清除干净,定植前温室要熏杀残,对种苗也要熏杀或喷药防治。温室每亩用80%敌敌畏400〜克(与适量锯木屑混匀)熏杀;或选用40%乐果乳油1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②摘除老叶并销毁铲除棚室中的杂草。老龄若虫多分布于叶片,田间作业时可适当摘除被害枯黄底叶,并深埋或烧等。

提倡温室第一茬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油菜等较耐温的作物,减少黄瓜、番茄的种植面积。

③黄板诱杀在温室内设置黄板,每亩放34块1米X0.17米J纤维板或胶合板等,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黏剂,可使用10’机油加少量黄油调匀,7〜10天涂一次。黄板可悬挂在行间与植枳相平或略高处。

④烟熏当棚室内白粉虱发生较重时,可用22%敌敌畏烟剂,海亩用药300〜400克,于傍晚收工前将保护地密闭熏烟,可杀成H。也可在锯末上洒80%敌敌畏乳油,每亩用药300〜400克,然用旧报纸包成小包,放在密闭的棚室点燃,吹灭明火熏烟。

⑤化学防治田间零星点状发生时,应立即喷药防治,可4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噻嗪酮虱灵)可湿粉1000倍液和少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联苯菊_(天王星)、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用,早期喷药1〜2次。高峰期,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或20%氰戊菊酯(速_杀丁)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5%高效戴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40%乐果$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由于在成虫和若虫体上都有一层蜡备d因此在以上药剂中应混加2000倍的阿维菌素(害立平)增加黏春性。另外,注意药剂应轮换使用。

相关文章
关于爱农业 | 加入爱农业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建议与投诉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关注爱农业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