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黄瓜病瓜症状识病防病?
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时间:2014-07-11 编辑:
导读:
(1)疫病幼瓜上产生暗绿色圆形斑,水浸状。典型症状为宥部及四周凹陷,产生白色霉层,迅速腐烂,并有腥臭味。果实前虿凹陷显著,近瓜柄的半截瓜凹陷不明显。辅助识别:叶片形成暗绿色水浸状圆形大病斑,高温干燥下病斑易破裂。 (2)灰霉病子房膨大时容易
(1)疫病幼瓜上产生暗绿色圆形斑,水浸状。典型症状为宥部及四周凹陷,产生白色霉层,迅速腐烂,并有腥臭味。果实前虿凹陷显著,近瓜柄的半截瓜凹陷不明显。辅助识别:叶片形成暗绿色水浸状圆形大病斑,高温干燥下病斑易破裂。
(2)灰霉病子房膨大时容易染病,典型症状:幼瓜头出现萎缩性腐烂,上生灰色霉层。一般只烂瓜头,条件适宜时也会整瓜腐烂。
(3)黑星病幼瓜病斑部位凹陷,形成疮痂状病斑,病部流透明胶状物。表面生有一层霉层,感病部位停止生长形成畸形考瓜。辅助识别:叶片小型不规则斑点穿孔,穿孔后,空的边缘有一圈浅黄色黄晕。
(4)炭疽病瓜条病斑呈圆形,稍凹陷初期浅绿色后期暗鬌色。典型症状为病斑表面有粉红色黏稠物。辅助识别:叶片病斑方圆形初呈浅灰色,高湿条件下病斑呈圆形、椭圆形黄褐色,后期方红褐色病斑。
(5)菌核病典型症状为幼瓜脐部水烂。先侵染残花,向上蔓延到幼瓜变褐,呈水渍状腐烂,随后长满白色棉絮状菌丝,菌丝绎结成鼠粪样黑色菌核。
(6)蔓枯病从花蒂部侵入,幼瓜先端变细变黑,上生小黑点。辅助识别:叶子多从叶缘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或从叶缘向内呈“V”字形病斑或半圆形大病斑,直径达20〜30厘米后期易破裂,病茎分泌琥珀色的流胶物质。
(7)细菌性角斑病先出现近圆形水浸状斑,典型症状为表苣!有白色菌脓,中间产生溃疡和裂纹。条件适宜时病斑向瓜内部发展,并沿维管束逐渐变色。辅助识别:真叶产生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后期易开裂穿孔。
(8)缺硼症果皮组织龟裂、硬化。典型症状为停止生长的果实呈网状木检化果。
(9)蘸花药害典型症状为盛瓜期滥用氯吡脲(坐瓜灵)于盛瓜期使瓜型粗细基本正常,但伸长受限制。
总之,黄瓜病害从病瓜上较容易识别,如果通过一些叶片和茎上的典型症状进行辅助识别,更能准确识别病害,但黄瓜瓜条病害发生时,常巳给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农民朋友应根据本地经常发生的主要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提前做好预防为佳。
(2)灰霉病子房膨大时容易染病,典型症状:幼瓜头出现萎缩性腐烂,上生灰色霉层。一般只烂瓜头,条件适宜时也会整瓜腐烂。
(3)黑星病幼瓜病斑部位凹陷,形成疮痂状病斑,病部流透明胶状物。表面生有一层霉层,感病部位停止生长形成畸形考瓜。辅助识别:叶片小型不规则斑点穿孔,穿孔后,空的边缘有一圈浅黄色黄晕。
(4)炭疽病瓜条病斑呈圆形,稍凹陷初期浅绿色后期暗鬌色。典型症状为病斑表面有粉红色黏稠物。辅助识别:叶片病斑方圆形初呈浅灰色,高湿条件下病斑呈圆形、椭圆形黄褐色,后期方红褐色病斑。
(5)菌核病典型症状为幼瓜脐部水烂。先侵染残花,向上蔓延到幼瓜变褐,呈水渍状腐烂,随后长满白色棉絮状菌丝,菌丝绎结成鼠粪样黑色菌核。
(6)蔓枯病从花蒂部侵入,幼瓜先端变细变黑,上生小黑点。辅助识别:叶子多从叶缘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或从叶缘向内呈“V”字形病斑或半圆形大病斑,直径达20〜30厘米后期易破裂,病茎分泌琥珀色的流胶物质。
(7)细菌性角斑病先出现近圆形水浸状斑,典型症状为表苣!有白色菌脓,中间产生溃疡和裂纹。条件适宜时病斑向瓜内部发展,并沿维管束逐渐变色。辅助识别:真叶产生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后期易开裂穿孔。
(8)缺硼症果皮组织龟裂、硬化。典型症状为停止生长的果实呈网状木检化果。
(9)蘸花药害典型症状为盛瓜期滥用氯吡脲(坐瓜灵)于盛瓜期使瓜型粗细基本正常,但伸长受限制。
总之,黄瓜病害从病瓜上较容易识别,如果通过一些叶片和茎上的典型症状进行辅助识别,更能准确识别病害,但黄瓜瓜条病害发生时,常巳给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农民朋友应根据本地经常发生的主要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提前做好预防为佳。
上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茶黄螨? 下一篇:怎样制作野趣式插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