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花卉按照人们的意愿开放?
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时间:2014-07-04 编辑:
导读: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揭示了花卉开花的规律。花卉开花受 到内在因子和外在因子两个方面的控制。内在因子主要包括花芽 分化、植株的生理状态等;外在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等。 从花卉本身讲,需要经过营养生长阶段之后才能转向生殖生长阶 段,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揭示了花卉开花的规律。花卉开花受 到内在因子和外在因子两个方面的控制。内在因子主要包括花芽 分化、植株的生理状态等;外在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等。 从花卉本身讲,需要经过营养生长阶段之后才能转向生殖生长阶 段,进行花芽分化继而开花。花卉开花必须以正常的代谢为基础, 在有了一定营养物质积累之后,并在某些激素的作用下才能使开 花赛罔淸化,改变生长点的代谢类型,使之形成生殖器官而进入开花期。当花弁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分、肥料等外界条件,对促进花芽分化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上述原理,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创造某些环境条件或采取一些特殊的栽培管理方法,即可使许多种花卉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前或延期开花。目前国内外催延花期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种。
(1)调节光照
光照时间持续的长短,影响着花卉的生长发育。光周期对花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花丼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子。人们通常所指的花丼开花所需要的日照,实际上就是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日照。各种花卉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日照不同。按照花芽分化对日照的需要,大体上可分为短日照花卉〈如秋菊、一品红、叶子花、蟹爪兰等\长日照花卉(如金鱼草、翠菊、紫罗兰、唐菖蒲、鸢尾、晚香玉、米兰等)和中日照花卉(如香石竹、月季、矮牵牛、仙客来、马蹄莲、石竹、天竺葵、月季、扶桑等人为地调节光照时间进行遮光或补光处理,就能使不同光照长度的花卉在它们不开花的季节开放。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里采用遮光处理,使之有个较长的暗期(每天进行14〜15小时的暗处理八以满足短日照花卉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过程中对光照的需要,就能促使其提前开花。比如不同品种的秋菊,约经50〜60天暗处理便可开花。一品红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单瓣种处理45〜55天,重瓣种处理55〜65天,则可从7月上旬至11月底连续开花。叶子花经45天短日照处理即可开花。遮光期间每天只给9〜10小时光照,其它时间可用黑布、黑色塑料薄膜等物遮光。遮光处理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同时遮光必须严密,不能露光或间断遮光。在短日照季节里,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法,则可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也能抑制短日照花卉花芽的形成,推迟花期。例如唐菖蒲、晚香玉等。冬季在温室内栽培,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4小时以上,在适宜的温度下,便可提前开花;又如冬季开花的一品红,利用补光处理,可延期至“五一”节开放。人工补光可用白炽灯、日光灯等光源。为了节省用电,在短日照的季节,也可采用暗期中断法,即在午夜用短暂的灯光照明打断暗期,将长暗期划分为两个短暗期,即能有效地起到缩短暗期的作用,促进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同时也能抑制短日照花卉开花。具体方法是:要让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只要在半夜前后用一般的高强度荧光灯照明1〜1.5小时即可达到目的;要使短日照花卉延迟花期,只要在半夜给予约30分钟低强光照即可。此外,也可以利用光暗颠倒的方法,使夜晚开花的昙花在白天开放。
(2)调节温度
此法主要用于中日照花卉。因为大多数中日照花卉对光照时间长短要求不敏感,只要满足其适宜开花的温度条件,就能提前现蕾开花。例如梅花、碧桃、腊梅、迎春等花木,想让它们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可在预定开花前20〜25天,将秋末移至冷室内越冬的植株,移到181:〜241的温室内,给予适当的水肥,约经10天左右花蕾即可膨大,出现透色后再移到81〜151:的环境中,便可届时开花,并能使花期延长。许多种花卉,如月季、茉莉、白兰、大丽花、美人蕉、文殊兰、百子莲等,在自然条件下秋末气温降低后,生、长发育逐渐停止而进人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如能在气温下降之前采取及时加温、施肥、修剪等措施,则可继续生长,不断开花。人工降温则能抑制花蕾形成,推迟开花日期。凡是休眠越冬的花木类或球根类花卉均可在早春气温上升之前,趁其还处在休眠状态时将其移入冷室中,便可使之继续休眠而推迟花期。冷室温度一般以1℃〜3℃为宜。此外,较低的温度能使花卉新陈代谢活动缓慢,从而迟缓开花期。例如101℃:以下的低温,能使月季、杜鹃、天竺葵、唐菖蒲等已形成的花蕾推迟开花。对于一些盛夏休眠的花齐,如仙客来、倒挂金钟等,如能在5月下旬至9月底降低温度,放在凉爽的荫棚下养护,加上精心管理,就会继续生长和开花。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科学实验证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和延迟花卉开花两方面作用,若使用得当,可使花卉提前或推迟开花。比如许多种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花蕾膨大尚未透色时,喷洒100〜200毫克义升赤霉素、萘乙酸等溶液,均有明显的提早、开花效果;又如郁金香株高6〜10厘米时,每株滴入300〜400毫克7升赤霉素溶液1毫升,具有促进株高伸长和提前开花的效果。杜鹃在开花前1〜2个月,用1000毫克彳升比久溶液喷洒花蕾,则可延迟开花10天左右。改变栽培管理措施调节花期:
①分期播种和扦插。凤仙花、万寿菊、百日草、半支莲等,可从3〜7月分期播种,可于7〜10月之间不断开花;唐菖蒲的种球从4〜7月分期种植,可于7〜10月不断有花可赏;瓜叶菊于4〜10月分期播种,从11月下旬直至来年“五一”前后陆续开花;一串红、孔雀草等从5〜7月分期扦插,可于9〜10月连续开花。
②修剪和摘心。多种花卉通过修剪和摘心可使其连续开花。月季花谢后立即将花枝剪短,并加强水肥管理,抽生的新枝又可不断开花;一品红、茉莉每次开花后进行短剪,一年内便可开花3〜4次;金鱼草春季开花后立即剪除残花,并于7月上旬进行短剪,10月上旬又可第二次开花;紫薇于开花后期8月中下旬进行轻度修剪,约经45〜50天又可第二次开花;一串红花谢后立即摘除花序及其以下1〜2片叶子,约30天之后又可再次开花。摘心处理也可推迟花期,如一串红、矮牵牛、石竹、荷兰菊、香石竹等,通过摘心,促发侧枝,不仅能增加开花数量,还能延迟或延长开花时间。茉莉花于春发后摘叶,促使其抽生新枝,花期便可推迟。
此外,控制水分,减少氮肥、增施磷肥等措施,均能调节花期。例如早春开花的玉兰等花木,开花后采取干旱处理,增施磷肥,即能在国庆节前后第二次开花。
(1)调节光照
光照时间持续的长短,影响着花卉的生长发育。光周期对花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花丼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子。人们通常所指的花丼开花所需要的日照,实际上就是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日照。各种花卉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日照不同。按照花芽分化对日照的需要,大体上可分为短日照花卉〈如秋菊、一品红、叶子花、蟹爪兰等\长日照花卉(如金鱼草、翠菊、紫罗兰、唐菖蒲、鸢尾、晚香玉、米兰等)和中日照花卉(如香石竹、月季、矮牵牛、仙客来、马蹄莲、石竹、天竺葵、月季、扶桑等人为地调节光照时间进行遮光或补光处理,就能使不同光照长度的花卉在它们不开花的季节开放。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里采用遮光处理,使之有个较长的暗期(每天进行14〜15小时的暗处理八以满足短日照花卉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过程中对光照的需要,就能促使其提前开花。比如不同品种的秋菊,约经50〜60天暗处理便可开花。一品红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单瓣种处理45〜55天,重瓣种处理55〜65天,则可从7月上旬至11月底连续开花。叶子花经45天短日照处理即可开花。遮光期间每天只给9〜10小时光照,其它时间可用黑布、黑色塑料薄膜等物遮光。遮光处理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同时遮光必须严密,不能露光或间断遮光。在短日照季节里,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法,则可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也能抑制短日照花卉花芽的形成,推迟花期。例如唐菖蒲、晚香玉等。冬季在温室内栽培,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4小时以上,在适宜的温度下,便可提前开花;又如冬季开花的一品红,利用补光处理,可延期至“五一”节开放。人工补光可用白炽灯、日光灯等光源。为了节省用电,在短日照的季节,也可采用暗期中断法,即在午夜用短暂的灯光照明打断暗期,将长暗期划分为两个短暗期,即能有效地起到缩短暗期的作用,促进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同时也能抑制短日照花卉开花。具体方法是:要让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只要在半夜前后用一般的高强度荧光灯照明1〜1.5小时即可达到目的;要使短日照花卉延迟花期,只要在半夜给予约30分钟低强光照即可。此外,也可以利用光暗颠倒的方法,使夜晚开花的昙花在白天开放。
(2)调节温度
此法主要用于中日照花卉。因为大多数中日照花卉对光照时间长短要求不敏感,只要满足其适宜开花的温度条件,就能提前现蕾开花。例如梅花、碧桃、腊梅、迎春等花木,想让它们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可在预定开花前20〜25天,将秋末移至冷室内越冬的植株,移到181:〜241的温室内,给予适当的水肥,约经10天左右花蕾即可膨大,出现透色后再移到81〜151:的环境中,便可届时开花,并能使花期延长。许多种花卉,如月季、茉莉、白兰、大丽花、美人蕉、文殊兰、百子莲等,在自然条件下秋末气温降低后,生、长发育逐渐停止而进人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如能在气温下降之前采取及时加温、施肥、修剪等措施,则可继续生长,不断开花。人工降温则能抑制花蕾形成,推迟开花日期。凡是休眠越冬的花木类或球根类花卉均可在早春气温上升之前,趁其还处在休眠状态时将其移入冷室中,便可使之继续休眠而推迟花期。冷室温度一般以1℃〜3℃为宜。此外,较低的温度能使花卉新陈代谢活动缓慢,从而迟缓开花期。例如101℃:以下的低温,能使月季、杜鹃、天竺葵、唐菖蒲等已形成的花蕾推迟开花。对于一些盛夏休眠的花齐,如仙客来、倒挂金钟等,如能在5月下旬至9月底降低温度,放在凉爽的荫棚下养护,加上精心管理,就会继续生长和开花。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科学实验证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和延迟花卉开花两方面作用,若使用得当,可使花卉提前或推迟开花。比如许多种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花蕾膨大尚未透色时,喷洒100〜200毫克义升赤霉素、萘乙酸等溶液,均有明显的提早、开花效果;又如郁金香株高6〜10厘米时,每株滴入300〜400毫克7升赤霉素溶液1毫升,具有促进株高伸长和提前开花的效果。杜鹃在开花前1〜2个月,用1000毫克彳升比久溶液喷洒花蕾,则可延迟开花10天左右。改变栽培管理措施调节花期:
①分期播种和扦插。凤仙花、万寿菊、百日草、半支莲等,可从3〜7月分期播种,可于7〜10月之间不断开花;唐菖蒲的种球从4〜7月分期种植,可于7〜10月不断有花可赏;瓜叶菊于4〜10月分期播种,从11月下旬直至来年“五一”前后陆续开花;一串红、孔雀草等从5〜7月分期扦插,可于9〜10月连续开花。
②修剪和摘心。多种花卉通过修剪和摘心可使其连续开花。月季花谢后立即将花枝剪短,并加强水肥管理,抽生的新枝又可不断开花;一品红、茉莉每次开花后进行短剪,一年内便可开花3〜4次;金鱼草春季开花后立即剪除残花,并于7月上旬进行短剪,10月上旬又可第二次开花;紫薇于开花后期8月中下旬进行轻度修剪,约经45〜50天又可第二次开花;一串红花谢后立即摘除花序及其以下1〜2片叶子,约30天之后又可再次开花。摘心处理也可推迟花期,如一串红、矮牵牛、石竹、荷兰菊、香石竹等,通过摘心,促发侧枝,不仅能增加开花数量,还能延迟或延长开花时间。茉莉花于春发后摘叶,促使其抽生新枝,花期便可推迟。
此外,控制水分,减少氮肥、增施磷肥等措施,均能调节花期。例如早春开花的玉兰等花木,开花后采取干旱处理,增施磷肥,即能在国庆节前后第二次开花。
上一篇:如何进行无土栽培? 下一篇:可作药用与芳香油用的花卉有哪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