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爱农业百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蔬菜瓜果 > 如何识别黄瓜靶斑病,其发生发展规律是什么?

如何识别黄瓜靶斑病,其发生发展规律是什么?

时间:2014-07-10   编辑:爱农业百科网    访问次数:    
导读: 黄瓜靶斑病,又名褐斑病,是一种喜欢高温高湿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和果实。以保护地受害严重多发生于黄瓜生长中后期,引起落叶。春保护地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后病情迅速扩展,至5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在生产上,黄
黄瓜靶斑病,又名褐斑病,是一种喜欢高温高湿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和果实。以保护地受害严重多发生于黄瓜生长中后期,引起落叶。春保护地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后病情迅速扩展,至5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在生产上,黄瓜靶斑病常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混合发生,成为黄瓜常发性三大病害之一。如不注意区别,准确使用相关农药,常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害的大爆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⑴识别要点

①多在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后叵上发展。发病初期,叶片病斑初呈黄褐色小点,直径约1毫米左_右,当病斑直径扩展到1.5〜2.0毫米时,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外围颜色稍深,黄褐色,中部顏色稍浅,淡黄色,叶背病部稍隆起,似膏药状,黄白色,病健界匿明显。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在阳光下观察叶脉色深-网状明显,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针头大的浅黄色小点(眼状靶心).背面似水浸状,湿度大时,病斑的正、背面生出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病斑面积可达叶片面积的95%以上-叶片枯死。

②该病与黄瓜霜霉病的区别是:黄瓜霜霉病初期为叶背面为淡褐色小斑点,迎着阳光可看到病斑内布满黑色菌丝体无明显愍心。褐斑有靶心,即在病斑中间有个小点。褐斑病一般在高温高湿下易发生,霜霉病发病条件为低温高湿。霜霉病前期病斑对应的叶正面没有明显的病斑只是失绿,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而褐斑病前期靶心在叶正面形成针尖大小的枯死,病健交界明显,且病斑粗糙不平。

③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是: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2)发生规律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瓜棒孢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


发病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25〜27℃,湿度饱和时,病害发生较重。重隹地、前荏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氮肥施用过多,栽培过密,不通风透光等条件下易发生。黄瓜生长中后期高温高湿,或阴雨天较多,或长时间闷棚,昼夜温差很大等均有利于发病。
相关文章
关于爱农业 | 加入爱农业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建议与投诉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关注爱农业微博